石之瑜教授做客第226期天下论坛

发布人:代帆  发布时间:2019-12-19   浏览次数:451

(通讯员:卢亭文)2019年12月11日下午,台湾大学政治系客座教授石之瑜教授做客由暨南大学主办的第226期天下论坛,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国际关系中的关系理论与‘后华性’实践”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张振江教授主持,陈奕平教授、张云副教授及全院近百名硕博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石教授指出国际关系中的关系导向没有一个国家是自主性行动者,而国家都是由“关系”构成,换言之,先有关系后有国家。国家与国家在互动之前,它必然对于对方是存在什么样的一种状态有了预设,而且这种预设一定是跟对方在某一种相互主观的情况下已经存在了,才会去发展出建构主义所讲国际关系的规则或者国际关系秩序。因此,国家倾向于去维护这一关系的存在,而关系的存在则需要通过国家的自我克制(self-restraint)来实现,这种自我克制能够实现国家自身的利益。

 


(石教授在分享)

 

随后,石教授简要区分了中英文文献中对于关系的理解,在说明了其异同后,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关系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义与有效衔接。石教授认为,在英语文献里,关系是以行为体自我克制(self-restraint)的方式来存在,因为行为体之间有同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个认识世界的方式受到某种共同规范所影响,每个行为体都是都透过这种共同规范来认识自己及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而在中文文献里,关系所指的是人际关系,即各行为体之间保持着一种不触及彼此利益的责任,为避免触及对方的利益,各行为体需要自我克制(self-restraint)。因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行为体首先考虑的是在其关系网络中作为某种特定角色的特定需求,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规则。由此,石教授认为关系具有一种想象的共同性(imaginative resemblance),且大致上可以分为先前关系(prior relations)以及即兴关系(improvised relation)。前者指的是各行为体在尚未接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某种共同性;而后者则强调行为体透过接触之后才逐渐找到共同性。

石教授还谈到了在儒家文化的视域下通过即兴关系(improvised relation)发展双边关系,即在双边关系中通过对方来审视对方及自己,了解对方身上的特性与双方的共同性,进而发展双边关系。其后,石教授以中巴关系为例,对其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石教授认为后华性(post-Cheesiness)作为一种身份策略(strategy是为了在双边关系中达到与对方建立某种关系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在建立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送礼”,即balance for relationships,主要表现为“让步”和“惩罚”两大方式。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2019年12月11日

 

 

 

嘉宾简介:

石之瑜,现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石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政治心理学、国际关系理论、族群研究、中国政治与社会、台湾政治与比较政治等。其研究论述甚多,目前包括中文专书五十余本,英文专书与编著二十余本,时论十余本,诗集两册,中英文期刊论文数百篇,包括《社会科学方法新论》《后现代的政治知识》《政治学的知识脉络》《权湘诗钞》《中国文化与中国的民》《女性主义的政治批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