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国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生态优先”2019海外华文媒体鄂尔多斯采风行活动继续进行,采风团一行参观了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和七星湖沙漠展厅、体验了气流法和螺旋钻打孔法等沙漠植树造林的创新技术,领略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总结库布其在生态保护建设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报道中国政府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动故事和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格外关心。7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时,他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在参观赤峰博物馆时,他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当天,采风团一行到达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蓝天白云下,“沙漠绿洲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云杉、红柳、樟子松、紫穗槐……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实践创新基地被掩映在一簇簇绿色之间。从黄沙漫天到绿树成荫,从治沙种树到发展生态经济,从荒漠之地变成生态富地,30年来,库布其沙漠治理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非凡之路,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又一生动例证。
光伏提水灌溉技术、苦咸水治理和应用技术、容器苗植树枪造林技术、微喷灌溉技术……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实践创新基地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专利证书。库布其沙漠治理催生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也为提升沙漠治理效率注入强大动力。
西瓜、香瓜、西红柿、提子、南瓜、马铃薯……在库布其智慧农业产业园,采风团一行看到了沙漠上结出的累累硕果,禁不住对“沙漠奇迹”竖起了大拇指。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库布其沙漠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体验螺旋钻打孔植树。
用特制“水枪”“点穴”种树、用螺旋钻打孔植树,在技术创新的加持下,在技术人员娴熟的操作演示下,采风团一行惊奇地发现:“沙漠植树也没那么难!”不满足于站着看,采风团一行不少代表从技术员手中接过工具,饶有兴味地体验了一把“打孔种树”。
图为库布其沙漠技术人员为采风团一行演示气流法植树
那日沙——库布其七星湖沙漠的腹地,也是库布其沙漠最难治理的部分。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库布其的治沙人用科技创新打通了通往沙漠腹地的治沙治理。据技术人员现场介绍,用钻打孔植树大大节约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植树成活率,提升了沙漠植树的效率,“有了新技术以后,我们一年种树数量超过过去十年种树总量。”
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也没有太多肢体动作,在杭锦旗略显局促的农家园餐厅里,充满神秘的“古如歌”就这样流淌开来。悠扬的长调、动听的蒙语、独特的韵律、庄重的表情,在几位演员质朴的吟唱中,“古如歌”穿越古老的蒙古宫廷,承载厚重的历史记忆,绽放出纯净的古老苍韵,带给采风团一行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据悉,杭锦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如歌”唯一的活态传承地,被誉为“中国古如歌之乡”。
18日,采风团一行将奔赴达拉特旗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和响沙湾沙漠等地参观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