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教师陈奕平等出版新书《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维护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系探讨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维护机制的著作,分为绪论、形势篇、机制篇、领域篇和对策篇,包括以下九部分内容:
绪论部分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现状进行阐述,重点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如反恐战争、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大国博弈以及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等,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和评论。
形势篇为第一章,分析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形势与挑战。本章对中国公民在海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利益扩展期与国际社会适应期的矛盾、中国身份转换期与中国机制实习期的矛盾,这两个双重矛盾既是当前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现状与特点的诱因,也是推进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机制建设的动因。因此如何保护好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等相关权益成为研究的重点,而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导致海外中国公民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冠疫情下做好维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工作是研究者和决策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机制篇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探讨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维护的领事机制、应急机制、法制机制和私营安保机制。第二章对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维护的领事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四个案例的阐述,对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回顾。结合当下情况,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领事保护工作,开展对中国在海外人员、留学生的权益保护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国领事保护工作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但中国的领事保护机制仍旧有一些缺陷,也难以单独对海外中国公民权益展开全面的维护,领事保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革,以更好地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权益。第三章探讨了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维护的应急机制。本章分析了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维护应急机制的现状,认为面对百年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叠加,使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和利益的维护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需要建立更加快速、合理和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结合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适度有重点的海外中国公民应急救援战略、完善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风险防范与风险减缓机制、建立广域高效的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监测和预警机制、扎实有效提升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应急准备水平、形成统一多轨、快速联动、适度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形成海外中国公民权益应急保障机制等等。第四章研究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维护的法制机制,通过对国际法、国际人权理论以及国家海外利益等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研究了中国在海外公民安全维护上所做出的法制建设。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维护工作越来越复杂,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海外公民合法权益也是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当然,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完善的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的法律政策文件,来应对新时代里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风险因素,更好地用法制维护我国海外公民的权益。第五章主要研究私营安保机制。在本章中,课题组认为传统上单方面依靠政府的保护,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海外公民利益维护。私营安保公司在风险评估、情报支持、后勤支援、现场保护、安全培训、战略咨询与设计、紧急撤退和紧急医疗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灵活优势,可以配合国家海外安全战略,辅助性提供“公共安全产品”,构建中国海外公民利益保护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安全保障体系,从而整体提升中国政府的海外安全供给能力。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私营安保领域的全球治理,既要利用“后发优势”和“总量规模”,主动适应并积极参与私营安保行业规范制定,提升话语权;同时对“走出去”的私营安保公司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规范管理,提升国际竞争力。
领域篇包括第六和第七章,分别探讨了海外中国劳工和中国留学生的权益维护问题。第六章探讨了海外中国劳工的权益维护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海外劳工面临的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加强中国海外劳工的保护既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重要体现。本章从伦理规范、外交使命、法律责任和经济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保护海外中国劳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梳理了新中国海外劳工保护的历程和现状及困境和不足,并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双边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课题组认为,中国海外劳工是国际劳工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应该通过双边合作及全球性多边组织、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规则等路径来保护海外劳工的利益,并在劳工移民问题的全球治理中提升话语权。第七章分析探讨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的领事保护机制。海外留学生是中国海外公民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他们面临着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教育安全等多方面的威胁。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切实开展各类领事保护工作,在现有领事保护机制框架下探索创新,开创出“派发健康包”、组织“云问诊”、“云视频”等新型领事保护举措,更好地满足了海外留学生群体所需。为检验本次领事保护机制效果,课题组通过网络问卷与线上访谈收集样本数据,发现当前领事保护机制在创新工作内容、发挥多主体力量、重视留学生组织/志愿者方面做得很好,但也存在领事保护培训不够、信息传达普及性不高、各主体间协调性欠缺等问题。为此,本课题组从信息登记制度、领事保护培训、信息联通渠道及应急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结语部分,依据以上各章的研究,结合中国海外公民安全维护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等,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作政策参考。特别是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对世情、侨情产生深刻影响,并给海外中资企业与公民安全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带来多重风险,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在新环境下做好海外公民安全的维护工作。本课题组认为,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叠加下的海外中资企业和公民的利益保护,需要中国政府、所在国政府、企业和公民自身、社会各界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在制度体系建构、国家政治交往、责任分配担当、舆论媒体宣传等方面推出更多精准、有效的并举。
该书的总体构思、撰写框架、写作提纲和统稿由陈奕平负责。具体分工如下:绪论,陈奕平、程晓勇、许彤辉;第一章、第二章,陈奕平、许彤辉;第三章,洪凯、李杞容、郑沁怡;第四章,黎海波;第五章,刘波;第六章,章雅荻;第七章,陈奕平、叶上源;结语,文峰、陈奕平。
推荐语
当前,百年变局与地缘政治竞争交织叠加,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海外中国公民面临政治动荡、公共卫生危机、法律纠纷等多元风险挑战。该书以机制建设为核心,系统探讨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维护体系的构建路径:基于外交政策与典型案例分析,揭示领事保护、应急响应、法律协作、私营安保等四大机制的运行特点与协同效能;聚焦海外劳工权益保障与留学生安全防护两大重点领域,剖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作模式;结合国际组织经验与中国实践,提出兼顾风险预警、危机处置与长效保障的政策建议。该书研究成果融合多学科视角,既为学术界提供跨国治理的理论参考,也为政府部门完善涉外工作机制、企业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海外公民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提供务实指导,对推动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维护体系科学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